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73.除了其它事外,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,他们的来访者,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,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,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。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。在来世,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;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。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,就分成家庭与家庭、家族与家族,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。所以,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。当他们被告知,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,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,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,他们回答说,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。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,就会逃跑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: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,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,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,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10577.“我要恩待谁,就恩待谁;要怜悯谁,就怜悯谁”表神性真理和良善将被揭示给那些乐于接受的人。这从“恩待”和“怜悯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恩待”是指赋予属灵真理和良善,在此是指揭示它,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教会、敬拜和圣言的内在和外在;“怜悯”是指赋予属天的真理和良善,在此是指揭示它。之所以表示在那些乐于接受的人当中,是因为圣言、教会和敬拜的内在事物只揭示那些乐于接受的人。
“恩待”之所以表示赋予属灵的真理和良善,“怜悯”表示赋予属天的真理和良善,是因为“恩典”论及信,“怜悯”论及爱;信之良善是属灵良善,爱之良善是属天良善。至于何为属灵良善,何为属天良善,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,可参看9277节提到的地方。那些在主的属灵国度的人谈论恩典,而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谈论怜悯(598, 981, 5929节)。如果恩典和怜悯之间没有这种区别,经上就不会说“恩待”和“怜悯”。由于同样的原因,耶和华被称为“恩典和怜悯”(出埃及记34:6; 约珥书2:13; 诗篇103:8; 145:8)。以赛亚书:
耶和华必然等候,要施恩典给你们;必然自尊为高,好怜悯你们。(以赛亚书30:18)
由于属教会的一切事物都与两样事物有关,即爱和信,又由于怜悯属于爱,恩典以及真理属于信,故在圣言中,当向主祈求时,经上说“怜悯”和“恩典”,当描述主时,经上说“怜悯”和“真理”,如下列经文。诗篇:
你的怜悯常在我眼前,我也按你的真理而行。(诗篇26:3)
又:
耶和华啊,你的怜悯在于诸天;你的真理直达穹苍。(诗篇36:5)
又:
神从天上必差遣祂的怜悯和真理。你的怜悯伟大,高及诸天;你的真理达到穹苍。(诗篇57:3, 10)
又:
怜悯和真理彼此相遇;公义和平安彼此亲吻。(诗篇85:10)
又:
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怜悯直到永远!我要用口将你的真理传与代代!因我曾说,你的怜悯必建立到永远,你必使你的真理坚立在天上。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;怜悯和真理必立在你面前。(诗篇89:1-2, 14)
在这些经文中,“怜悯”表示爱;“真理”表示信。
1321.“在那里变乱他们的语言”表示没有人知道任何教义的真理,这从“语言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语言(或嘴唇)”是指教义(对此,参看11:1;1286节)。由此可知,“变乱语言”是指混乱构成教义的事物,也就是教义的真理。“变乱”在内义上不仅表示变暗,还表示抹除和驱散,以至于真理荡然无存。当自我崇拜取代对主的敬拜时,一切真理不仅被扭曲,甚至被废除,最终虚假取代真理被承认,邪恶取代良善被承认。因为一切真理之光都来自主,一切黑暗都来自人;当人取代主成为敬拜的对象时,真理之光就变成幽暗;在这种情况下,人们就把光明视为幽暗,把幽暗视为光明。
此外,这恰是这些人死后的生命。对他们来说,虚假的生命看似光明,而真理的生命则看似幽暗。但当他们接近天堂时,这种生命之光就变成完全的黑暗。只要还在世上,他们的确能谈论真理,甚至滔滔不绝,表现出满腔的热情;并且他们一直在考虑自己,所以觉得真理似乎也在他们的脑子里。但他们的真正目的因是自我崇拜,所以限制了他们的思维,以致他们不承认真理,除非自我存在于这真理中。当一个人只是将真理挂在嘴上时,他就具有这种特征;显然,他没有真理在里面。这在来世是很明显的,因为在那里,这种人不仅不承认他们活在肉身时所宣称的真理,还仇恨并迫害它;他们的傲慢或自我崇拜越未除去,他们就越猛烈抨击真理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